五月,海南省“人人反走私 护航自贸港”反走私主题宣传月活动火热开展,为营造良好的反走私社会氛围,落实反走私进校园,学校进行“反走私”普法宣传活动。了解走私的基本特征、常见手法、法律后果和必要的防范等知识,不参与走私,增强反走私意识。
走私是什么?
走私是什么?相信这是大家最模糊、最想知道的问题。
走私,是指违反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》及有关法律、行政法规,逃避海关监管,偷逃应纳税款,非法购买、运输、携带、邮寄离岛免税商品的行为。以牟利为目的的代购、套购属于走私行为,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刑事犯罪,承担刑事责任。
套代购
根据《海关法》第四十六条规定,个人携带进出境的行李物品、邮寄进出境的物品,应当以自用、合理数量为限,并接受海关监管。
根据《海关法》第八十二条规定,违反海关法及有关法律、行政法规,逃避海关监管,偷逃应纳税款、逃避国家有关进出境的禁止性或者限制性管理,都属于走私行为。
2、毒品走私
根据《刑法》规定,走私、贩卖、运输、制造毒品,无论数量多少,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,予以刑事处罚。
3、走私动物
走私珍贵动物、珍贵动物制品罪,是指违反海关法规,逃避海关监管,非法携带、运输、邮寄珍贵动物、珍贵动物制品进出国(边)境的行为。
根据《刑法》规定,不以牟利为目的,为留作纪念而走私珍贵动物制品进境,数额不满十万元的,可以免予刑事处罚;情节显著轻微的,不作为犯罪处理。走私国家珍贵动物,一、二级保护动物达一定数量标准或数额标准,可以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“情节较轻”及“情节特别严重”等,对此可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。
二、为什么要打击走私?
走私是一种跨越国界的违法犯罪行为,是国际社会共同打击的对象。打击走私行为既是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根本要求,也是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。走私会损害国家的主权和安全,破坏市场经济秩序,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,冲击民族产业,败坏社会风气与群众关系。毒品、枪支以及未经检验检疫的食品会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,或诱发其他的犯罪。
(一)偷逃关税。关税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,走私活动的泛滥会造成大量税收流失,影响国家财政收入。
(二)败坏社会风气。走私是违法犯罪行为,这种不正之风一旦泛滥,容易对周围群众产生腐蚀作用,更会加剧地方腐败滋生,从而引发更严重的刑事犯罪。
(三)不利于国门生物安全防控。如有些病虫害、危险生物、致命病毒等会随走私货物带进国内,从而对我国生物体系、环境造成影响。
(四)质量缺乏保障。走私货物都是未经相关部门检验检疫的,质量得不到保证。
三、常见的走私物品:
①成品油、烟草、奢侈品、化妆品、药品等;
②冻猪肉、冻牛肉、冻羊肉、冻鸡肉、冻水产品等冻品类;
③大米、玉米等粮食类;
④电脑、手机、集成电路等电子产品;
⑤旧服装、固体废物等洋垃圾;
⑥毒品、枪支及散件、弹药等。
日常生活中,偷渡和走私的违法行为距离我们并不遥远,作为海南自贸港的大学生,不仅要励志笃学,更要增强法治观念,坚决远离走私行为,积极检举走私行为,以青春正能量助力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。
作为大学生要明确法律红线,学习法律知识,争做遵纪守法排头兵;不跨越法律高压线,增强法制观念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争做新时代青年引领者;坚守法律底线,坚决承诺远离套代购走私行为,争做守法公民表率,积极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力量。